我们过去介绍了不少国家的武装直升机,但是讲的基本都是美苏法这些大国的直升机。今天来换一个国家,我们来说一下日本的一款轻型武装直升机,这就是来自日本川崎重工的OH1型武装侦察直升机,日本的代号叫做忍者。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直升机队伍还是比较豪华的,武装直升机有比较老的AH1S眼镜蛇,还有比较新的AH64DJ型阿帕奇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则有UH1系列以及UH60黑鹰系列和CH47系列运输机,甚至还有我们以后会提到的超级美洲狮直升机。
大家都知道,军事大国一般不会单独装备一种或者两种武装直升机,还会有一些体重比较轻机动灵活的侦查型武装直升机。美国算是土豪,正统的武直就有两个系列,眼镜蛇和阿帕奇,侦察直升机则有OH58基奥瓦勇士,还有后来没能装备服役的科曼奇隐身侦察直升机,而且这两年也寻求下一代侦察武装直升机来替代OH58D。我国就比较低调,由直10和直19搭配使用。日本虽然被称作是自卫队,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日本的军事实力也是很靠前的,传统列强都不见得是日本的对手。
饱暖思淫欲,钱多思搭配。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认为自己装备的OH6D小鸟直升机和眼镜蛇直升机有些落后,因此便希望川崎公司能够研制一种新的武装侦察直升机来取代老飞机,名为OHX计划,量产型号称作OH1。年的时候,川崎公司获得了竞争的胜利,大部分生产任务交给川崎公司,三菱和富士重工则联合生产。
OH1直升机的重量和尺寸是标准的侦察直升机,其空重仅有2.45吨,最大起飞重量也不过4吨,从重量上看和我国的直19直升机比较接近。直19和日本的OH1直升机都要比印度5.8吨重的LCH轻上不少,这倒也证明这两架直升机确实是正统的侦察武装直升机。
OH1使用了两台来自三菱的TS1-M-10涡轮轴发动机,单台都最大功率为马力。这台发动机配备了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性能还是比较先进的。两台发动机分别布置在机身中央靠后的地方,位于机身两侧,这也是战斗直升机的标准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击中一台发动机后影响另外一台发动机工作,增加直升机的生存概率。不过从尾喷口可以看出来,OH1并没有进行非常明显的隐身化设计。
飞机的起落架结构也比较简单,看起来也比较单薄,不过飞机本身比较轻,抗坠毁能力还不错。主起落架为两个直径较大的机轮,尾起落架机轮较小,也为不可收放的结构。在雪地区域降落的时候,还可以安加装滑橇来降低压强。
OH1武装直升机的整体结构和外形其实和我国的直19非常类似,其机头没有安装传统的光电转塔或者是小口径的机炮,看起来非常的圆润。座舱也是比较传统的纵列式布局,前风挡还有雨刮器,可以在较为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飞行作战。
OH1直升机的光电转塔被放在了机身顶部、主旋翼下方,这个设计和虎式直升机空战支援版本非常类似。前面说虎式武装直升机的节目也说到过这种结构的优点,可以让直升机尽可能的隐蔽侦查。而像阿帕奇和米28这种非常传统的进攻型武装直升机往往会把毫米波雷达放在顶部,把光瞄设备放在机头前方,方便进攻。所以从观瞄装置的布置方式基本可以看出来一架直升机的性能取向。
OH1直升机的舱盖从右侧开启,飞行员的人机界面还是非常不错的,拥有几个大面积的屏幕,实体按键的数量也比较少,毕竟这是一款诞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无证直升机,有着得天独厚的时间优势。
由于飞机的整体布局和传统的武装直升机非常类似,所以OH1直升机的正面投影面积也非常的小,是一个非常窄的扁状结构,其宽度仅有一米,被击中的概率也会小上很多。机身两侧也有看起来比较单薄的短翼结构,一般用来挂载武器或者副油箱。正常情况下,外侧挂载两枚91型便携式空空导弹,而内侧的挂架挂载副油箱。OH1的武器清单没有常见的机炮吊舱和火箭弹,甚至是反坦克导弹,至于为什么,我们待会再说。
机身最顶部是四叶螺旋桨,但是使用了先进的无铰接无轴承复合材料旋翼,从外观结构看起来比传统的旋翼系统更为简单可靠,也有效降低了后勤保养维护的难度。
尾旋翼使用了专用侦察直升机常用的涵道式尾桨,优点是地面工作的时候安全性较好,设计好了噪音也较小。缺点是结构复杂而且重量大,所以应用的直升机非常少。
作为一种研制时间比较晚的武装直升机,OH1的复合材料占比非常高,达到了37%。而且在重要的部位还安装了防护能力不错的装甲,可以抵挡重机枪的攻击。
大家都知道日本武器的一大特征就是子系统技术先进,但是武器的整体性能比较低,同时采购数量小、价格极为高昂。OH1研制成功之后,日本将采购数量降低到架,而且希望将这架飞机的单价控制在万美元左右。结果OH1直升机不负众望,单价一路上涨,到了年的时候单架飞机的价格达到了万美元左右,是日本装备的OH6D型直升机的8倍。真的是不辱日本武器的名声!
日本原本打算用这种飞机来取代多种比较老的飞机,但是因为价格的问题无法完成换装工作。所以日本整个军队就出现了非常奇葩的景象,新武器根本没法做到一对一的替换,只能让新老装备一起服役。
不过OH1直升机也有自己闪光的一面,很多人认为日本的航空工业非常的牛逼,只要放开限制就会轻易达到英法的级别,也有人认为日本无非就是技术拼装而已,设计经验缺乏导致最终诞生的武器并不算优秀。这两种说法有个共同点,日本的技术实力很优秀。实际上OH1直升机在技术层次而言是是可以媲美虎式直升机的,而OH1可是日本完全独立研发的直升机。我们之前也说过,研制一种先进而且优秀的直升机难度并不在战斗机之下。这也是为什么当直20直升机问世之后,我们认为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跨上一个大的台阶。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日本,如果日本能够解决生产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那么日本军工的潜力是不容忽视的。你以为我认真说呢,世界上在玻璃罩下活着的人多得很,前途光明又如何,你没出路呀!
年的时候,科曼奇被取消,俄罗斯经费拮据,专用的侦察直升机也没有问世,全世界全新研制的、完全专用的侦察直升机只剩下OH1一种,只侦察,丝毫不带对地攻击能力。相比之下,直19就有点暴力了,完全是A级别的飞机。
所以这里就要说一下川崎重工当时拟定的几种衍生版本。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来,OH1直升机的整体技术性能还是很不错的,而直升机大家其实都知道,旋翼尾梁和尾旋翼以及操纵部分是核心结构,这些结构可以保持不变,换用新的机舱就能变成其他型号的直升机。典型的代表就是直19和石茶隼直升机。
川崎重工原本打算在OH1直升机的基础上换用新的座舱,同时改进一下变速器和发动机,既保持了和OH1的通用性,也获得了一种轻型运输型直升机,完全可以取代UH1直升机。
然而自卫队或许对本国的武器不够自信,又或者是来自外国的飞机更加便宜,自卫队最后选择了改进型贝尔来取代UH1,OH1的这一改型没了下文。
不仅如此,川崎还打算研制一种名为AH2的武装直升机,打算把OH1改成一种类似于A的攻击型直升机,可以携带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诞生之后或许就是直19这样的机型。对于日本来说,研制这种飞机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波音公司插了一腿,认为这种飞机根本不能满足实际的攻击需求,而日本也否决了川崎的建议,直接采购来自波音的阿帕奇直升机。也正因为这两种构型被否决,再加上日本在后来购买了其他直升机,所以OH1直升机就这样变成了一根独苗,好不容易拥有的自研能力就像一股酝酿已久的浩然之气被生生顶了回去一样难受。
目前OH1直升机已经停产,装备数量大约为38架,也让这架看起来貌不惊人的飞机成为一种十足的贵族武器,单位成本更是达到了万美元。总之,有些人有些国家看起来哪哪都好,但背后那些个细线总让自己身不由己。一连串的打击下,日本现在的自研热情已经降低了,毕竟只要那个伸手遮天的大国还在背后,OH1这种武器还会在未来继续出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