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贸易新格局压力下,科技产业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比如今年7月,全球最大开源平台GitHub被曝出封锁了俄罗斯与伊朗开发者的账号。消息一出,让全球软件人与开发者意识到,原来开源也是有国界的。大的全球经济背景下,积极拥抱开源,与开源平台的自主可控向前发展,二者必须兼顾,不能偏废。
而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中国开源社区与平台建设层面,源源不断发生着新的产业进展。随着B端软件市场的重要性加剧,云原生、人工智能、开发运维一体化等新的技术不断爆发,开源社区的基础技术建设与生态聚合,开始成为顶级科技公司的战略重心所在。
总而言之,通过产业链合力打造更加自主可控、技术能力卓越的开源社区,符合国家、科技公司与开发者的三方面利益。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开源事业的步伐正在明显加快。
12月6日消息,开源中国获得了一笔来自百度的战略投资。开源中国称,此笔融资将用于引入更多开源技术人才,加大技术研发和升级基础设施。开源中国还将从产品、运营等层面增进开源技术的推广和开源协作方式的改进,从而通过开源模式引领技术创新。
作为中国拥有AI专利数最多、开放AI能力最多,同时拥有产业级开源开放人工智能操作系统飞桨的百度,与中国最大的开源社区开源中国,此次强强联手显然能够对开源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借此机会,或许我们可以重新回顾这样一个问题:开源为何重要?而今天的中国开源,如何走出自己的未来?
历史自证:开源为何重要?
让我们先回到历史中去审视一下开源这件事。事实上,整个信息革命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软件开源自我证明的历史。
年,ATT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UNIX。当时,UNIX和贝尔实验室已经制定了初步的开源战略和社区化建设思路。虽然之后ATT出于商业考虑,停止了免费的UNIX版本更新,但软件开发者的自由与分享意识却已经觉醒。
年,理查德·斯托曼发起了GNU项目,目标是创建一个完全自由且向下兼容UNIX的操作系统。次年,他围绕GNU建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这是首个推广自由软件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诞生。
年,影响至今的Linux内核诞生。Linux在当时采用了GNU的系统软件集,可以说是对GNU项目的发展和继承。Linux内核很快也被开源了出来,其开发生态直接影响了互联网产业的进程。
我们耳熟能详的安卓,就是采用Linux内核编写的移动端操作系统。年GitHub发布,这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软件版本控制系统,各种开源项目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公开的软件开源。渐渐地,在软件领域项目开源、社区化讨论和平台代码托管,成为了全球软件开发者的共识和必修课。
回顾五十年的开源史,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价值曲线:每当开源社区繁荣自由、开源平台的建设更加符合开发者需求,整体软件生态就会随之兴旺。可以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都是在开源生态进行充分技术准备下诞生的。广泛的开源并不会影响科技公司的竞争力,相反充分拥抱开源和开发者,会构成科技公司竞争力的坚实组成部分。
到今年10月,微软已经完成了对GitHub75亿美元的收购,这个关键举措就被认为是微软转向智能与企业市场上的关键布局——拥抱和大力支持开源,是科技巨头的发动机和价值名片。而今天,科技巨头拥抱开源的现象也在中国不断加速着。
力量集结:百度投资开源中国的价值路径
无论是从大的国际经济背景考虑;还是技术趋势下,云+AI产业对开发生态的依赖,都让近两年国内开源事业不断受到更高的重视。而开源社区和代码托管平台,是科技巨头的技术底座与开发者、产业链相互连接的关键点,因此成为了重中之重。
无论是腾讯1亿收购代码托管平台CODING,还是阿里云打造code和Git管理平台,都显示出科技巨头对这一领域的重视。而投资开源中国,则可以看作始终积极拥抱开源的百度,在开源产业链上布局的一个新探索。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百度长期以来就是开源技术的重要贡献者。在大数据、深度学习、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自动驾驶、云计算等领域,百度开放了大量业界能力领先的技术、算法与解决方案模型。尤其在AI领域,百度开源开放了中国唯一的功能完备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源项目Apollo、中国首个开源的边缘计算框架BAETYL等。
而开源中国,则是国内最大、最活跃的中文开源技术社区。目前,开源中国旗下的代码托管和协作开发平台gitee.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