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版本控制 >> 版本控制发展 >> 正文 >> 正文

商业银行影像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来源:版本控制 时间:2022/11/13

随着多年的发展,企业储存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资料,包括大量的文字资料、图片、照片、视频等资料,这些资料是企业宝贵的财产,合理的运用这些资料,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及对外宣传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这些资料更安全、更快捷、更有效地应用在企业营运及管理的各方面,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来管理它们;同时,该系统作为企业的资源共享访问平台,使企业内相关用户都能访问、使用将这些重要的资料,从而使这些资料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基于以上原因,需建立一套能够管理各种非结构化数据资料(包括图像、音频、视频、文本等各种格式)的统一平台。

在银行中,影像是类型众多的非结构化数据中最为典型的一种,银行非常多的业务在办理过程中都需要应用到影像资料,如国际单证业务、对公授信审批业务、个人信贷业务等等。这些与传统的影像处理和管理系统是不同的,主要特点有:

n资料档案的采集分散在各个网点,需要的采集设备数量很多,而每台采集设备单位时间采集的影像数量大大少于集中处理的扫描设备,这就需要软件支持各种不同的扫描设备,支持这些扫描设备的标准驱动方式;

n采集后的影像需要按照银行业务办理的过程流转到各个业务环节;

n银行在整个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应用和关心影像的数量很多,查询和调用的次数成倍增加;

n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影像需要和业务信息一同加以展现和显示,合理安排显示方式对业务办理非常重要,另外,需要影像处理对业务信息处理提供帮助,不用业务办理人员来回切换影像展现和业务信息处理的展现;

n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资料种类有很多,不仅仅是影像,都需要能够在业务处理时加以展现和处理。

n银行在进行这些业务处理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不同的环节,如接单、复核、审核、授权以及帐务处理等等。

影像管理平台为全行各个业务系统提供影像采集、内容管理等功能,实现对全行所有非结构化数据的集中管理以及对业务处理的集中控制和规范化管理。影像管理平台是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所有非结构化信息的集中存储管理。支持各种格式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分类存储,并能够进行完整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内容整合屏蔽底层内容访问的细节;并且对相关系统提供包括内容的添加、更新、检索和提取等内容服务功能。

1目标和要求

1.1主要目标

n建立统一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平台;

n实现对各种不同格式非结构化数据文件资料的管理;

n实现文件资料的分类、归档、上传、下载、检索、管理等功能;

n实现用户权限管理相关功能,实现对资料访问的权限控制功能;

n提供丰富的接口,方便各业务系统调用;

n对所有的文件资料进行生命周期管理;

n支持集中、分散等多种不同的部署模式。

1.2建设原则

整个影像管理平台的建立,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

系统采用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先进技术,硬件应选择先进、成熟、稳定、性价比高的设备。

2.可扩展性

要充分考虑系统承担的集中处理的压力。系统采用多层架构部署,对于数据处理及管理量增大的情况下,系统的每一个层次均能支持相应扩展能力。系统的访问策略方面,既可以支持全集中单节点访问方式,也可以支持多节点缓存访问方式。在系统的应用设计方面,要考虑未来业务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方便新功能和新系统的扩展和支持,满足系统未来的发展需要。

3.稳定性

要确保系统平稳运行,满足系统中大数据量的上传、访问的需要;要适应批量数据处理等特殊情况。

4.安全性

平台必须建立在成熟稳定的硬件环境和应用软件基础上,通过完善的备份恢复策略、安全控制机制、可靠的运行管理监控和故障处理手段来保障系统的运行稳定、安全。

5.经济性

系统的建设要考虑在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等方面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充分调研,结合业务需求,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系统的投资,创造最优的工作效率,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6.可维护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将决定系统的运行成本。软件的选择与开发应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具有易改造、易升级、易操作、易维护等特点。

2总体规划

2.1概述

影像管理平台,综合运用图像处理、内容管理、模式识别等技术,实现对影像、音频、视频、文本等各种格式非结构化数据资料从生成、处理、利用、归档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基于影像平台,企业可实现对所有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业务流程全影像化处理。例如:将影像平台与信贷系统对接,从业务处理过程开始阶段就将纸质原始资料转化为影像文件,实现影像与业务信息同时在各工作岗位间传递,可以使每个业务处理人员都及时方便地看到影像化的原始资料,进行准确的业务处理,不但可以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而且可以很好地实现业务的集中处理,将业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影像管理平台,助力企业提高业务办理效率、降低业务操作风险、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有效控制运营成本。

影像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影像接入组件:为业务系统提供影像接入服务,对外提供控件接口、C#SDK、JavaSDK、批量处理接口等接口方式,业务系统可根据应用场景灵活选择接入方式,通过调用接口,可以方便地实现影像采集、影像上传、影像下载、影像展现等功能;

影像处理扩展组件:可实现影像压缩、影像加密、影像识别等扩展功能;

内容管理接口适配组件:实现与不同的内容管理软件的对接;

内容管理软件:实现基本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元数据属性定义、数据对象存储定义、数据对象管理、数据对象访问、版本控制、访问控制等一系列功能;

系统监控组件:能够实时监控系统服务运行情况;

系统管理组件:机构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参数管理、日志管理等。

影像管理平台软件设计层次化、模块化。模块之间的关系明确,接口清晰。既方便系统的维护,也有利于未来的功能扩展。系统采用集群方式,避免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出现单点故障。影像管理平台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庞大,而且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业务量还会不断增加,集群方式可以使系统方便地横向扩展,通过增加服务器方式扩容系统的处理能力,而不需要对应用程序做任何修改。

影像管理平台采用SOA技术体系实现,JAVA语言开发实现。影像管理平台服务端可采用Un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数据库可以采用Oracle/DB2/SQLServer/MySQL等数据库,Web服务器可以采用Weblogic/WebSphere/Tomcat。

影像管理平台支持多种文件存储管理方式。可采用内容管理软件,将影像文件保存在NAS存储设备上进行管理。也可以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还可以与其它一些存储解决方案对接。

平台将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功能,标准化的影像服务,未来,平台可作为所有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平台,非结构化数据从创建之初,到流程审批、修改过程中,到归档直至最终销毁,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都可以通过影像管理平台完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