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版本控制 >> 版本控制发展 >> 正文 >> 正文

产品经理,你的核心竞争力是

来源:版本控制 时间:2022/12/3
白癜风都有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4587181.html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特约稿件,未经平台许可,禁止转载

————/BEGIN/————

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以前,我对待这个问题是很敷衍的——阶段不同,环境不同,项目不同甚至合作伙伴的区别,都会要求我们具备不一样的能力。

我曾认为: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存在。

我仍然坚信:不同环境,不同阶段需要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是不一样的。

比如初级产品经理,高质量高效率的输出能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而产品负责人则要看对市场的理解能力,对需求的理解能力;再往上,我们会更加看重他的商业能力、战略能力,看布局,看规划,也看团队影响力。

但假如,真的有这么一种贯穿始终的核心竞争力,那又是什么呢?

这个能力能在我们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环境里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能够直接影响我们的发展潜力。

很难回答,但不是没有答案。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阶段的晋升并不是转岗,而是由浅到深的变化;也就是必然存在某种看不见的主线,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不会在繁琐的工作当中走偏,或者走入误区。

于我而言,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这是我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

产品经理的工作当中,接触最多的不是需求,而是信息;需求只是诸多信息中的一个环节,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项。

一个idea,从0到1,只需要考虑需求或者场景吗?

显然不是。

团队的信息,企业的信息,资源的信息,乃至时间的信息等等,我们对非常多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才能让这个idea转变成真正的产品。

仔细想想,在我所经历的项目当中,最为依赖的并不是落地的技能,也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这一点,在一人多职的创业项目里,尤其凸显。

产品经理不矫情,或者说不能矫情,我们需要使用一切能够使用到的资源用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比如:需求挖掘。

我曾多次强调一个观点:产品经理很特殊。这是互联网少数的没有具体指向性任务的岗位,我们的工作内容几乎都需要自己为自己拟定,自己挖掘需求,然后把这个需求布置成自己的任务,俗称“没事找事”。

不妨试想,在你所处的项目当中,你作为产品经理,然而:

“你找不到需求了,找不到事做了”

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局面?

信息处理能力之对需求的挖掘

需求是什么?

本质上而言,需求是一种信息,以文字、语言、行为等方式所表达出来的;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并且不够直接,甚至可以说非常的隐晦。

坦白的讲,若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比较弱,几乎不具备成为产品负责人的潜力——因为缺乏从信息当中挖掘需求的能力。

给大家描述一个现象:

某产品正常迭代出现一个现象:某个广告位由于新版本调整了相关位置的尺寸,导致新投放的广告在旧版本体现时,有明显的变形(被拉伸),而旧广告,则正在新版本当中会被压扁(图片未完全展示)。

最终,这个问题在下一个版本被处理。

这个现象,包含了哪些信息呢?

该产品后台广告管理部分,缺少针对版本定向投放的需求,导致功能缺失。

该产品缺少相应的运营规范,没有约定产品内的配置内容均需要实现版本控制功能。

该产品客户端在加载广告位的页面,没有上报用户使用的版本号,因此不能临时修复,只能通过迭代发版来处理。

该团队的发版流程不够健全,未进行版本兼容性测试。

你还能针对已知的信息提炼出哪些需求呢?

比如,产品稳定迭代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新旧版本的兼容问题。

比如,与后台搭配使用的功能,必须考虑到对版本的定向控制,还可以延展出,对系统的定向控制(区分IOS与ANDROID)

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BUG,但解决BUG的办法却是以需求的形式进行处理;并且,这个需求所覆盖的范围,远超这个BUG的影响范围。

你觉得:这是从信息当中提取的需求,还是测试或者开发考虑的解决bug的技术方案呢?

需求藏在信息里,用户只是信息的一个组成成分,它很重要,但并不是需求的全部。

1.信息处理能力之需求理解

作为产品经理而言,真需求和伪需求几乎是人人都会提及的概念。

其实严格上来讲,是不存在“伪需求”的——在足够大的数据前提下,任何离谱的需求都是某些用户的真实诉求。

只是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待,我们会将受众小、低频、性价比低的需求,视为“伪需求”,意思是这个需求不具备市场价值,或者这个需求对应的市场价值是不靠谱的,是虚假的。

我想要去太空旅行——于我个人而言,这是真实的诉求:我确实很想去太空旅行;但从市场的角度而言,想去太空旅行的需求,对应的市场价值是不充分的,性价比是低的,所以,这是一个伪需求。

正确的理解:并不是人们想去太空旅行的需求是伪的,而是太空旅行所对应的市场价值是伪的,至于需求本身是真实存在的。

在工作当中,你又是如何去判断需求真假的呢?

我所知道的部分产品经理,其实是在用自己的主观价值观来进行判断。

即:我没有这个需求,所以这个需求是伪需求。

或者:我认为,用户没有/有这个需求,所以他是伪需求/真需求。

在极端,但又常见的场景里,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呢?

某社区类产品,曾经做了这样一个用户调研:

针对发布内容的按钮摆放位置的问题,产品经理向用户给出了两个选项:一个是放在底部按钮的中间位置,类似大部分图片社区,一个是放在屏幕的右上角,类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